综合讨论组

创建于:2016-06-18

创建人: indienova

1162 信息 3281 成员
这是一个可以畅所欲言的小组
无有时代@综合讨论组 的内容(查看所有内容
大家觉得,游戏要不要抢先体验呢?
无有时代 2022-05-02

最近EA有点暴雷,搞得我有点迷糊。

其实我本人对EA没有太多想法,觉得这个东西就挺好的,只要制作组多多用心,做好沟通,想必结果不会太差,但事实证明没那么简单。

我自己呢,本来也想着弄个EA,就放个免费DEMO上去,收集一下测试意见,等差不多了就发售。

但看到有些抵制EA的声音,我就有点犹豫,不知大家怎么看这个问题呢?


(转发自:原日志地址
为什么我到现在都不敢发开发日志
无有时代 2022-04-03

游戏在做了,请相信我。

那有人就问,那你为什么不发更新日志啊?

因为……着实太搞笑了哈哈哈哈哈哈,我怕发了就没人敢买了23333


真的,不骗大家,我自己做的时候都笑到不行,别说国内,恐怕全世界都很难找出那么搞笑的游戏。

大家不妨猜猜,是什么游戏东东会如此搞笑?

(转发自:原日志地址
学画既久又短,终于画了个人样(画画好难啊!)
无有时代 2022-03-06

咳咳,不知道怎么开头,总之年前的flag倒了,搞得我都不好发东西在诺娃,到时游戏出demo了再详细讲讲吧,然后本来想着游戏的美术是不靠画画的,或者拿个照片过来临摹,然后实在没找到什么合适的照片,想了想,咬咬牙还是自己上吧。

在经历几日的痛苦学习中,终于成功画了个有人样的“人”出来,这里真的是字面意思。其实很早我就有学画画的想法,当时年轻不懂事,总觉得能行,只要有时间多练练,结果大学没时间,大学毕业后更没时间,holyshit。只能说,too young too simple(美术这块有空再详细吐槽)。Image title

其实上面这个草稿我自己不是很满意,不说能百分百满意,连50%都没有吧,但至少脑海中设想的元素都有了,这个人也有人样了(人体结构没有垮掉,这个对手残的我而言太难得了),不愧我买了一箱绘画书回来并有时假模假样地学一学。

最后说多两句,想我手画我心真的好难啊,难道这就是艺术创作的痛与爽吗?

(下面是以前的一些作品,博君一笑哈。)

Image title

Image title


Image title

Image title

Image title


(转发自:原日志地址
新作插图——最后一晚
无有时代 2022-02-13

Image title

我画画又再次步入新的境界,于是,一幅美妙绝伦的儿童插画诞生了。

(王婆卖瓜,自吹自擂,博君一笑)


(转发自:原日志地址
离职的我,立flag了
无有时代 2021-11-08

鉴于种种原因,光一中学的开发要先暂停一下了。

不过还是想做游戏啊,之前想的是做那一个绝妙的创意,但现在我更想实现另一个平平无奇的想法。

嗯……感觉现在不做一款作品(不管有多小),但觉得不甘心啊。

如今不同学生时期,总感觉现在不做,可能以后就没机会做了(在今天正式踏入24岁年头的我对生活已说不出什么了),琐事缠身,有心无力的感觉吧,虽然我也觉得这可能只是一种借口或逃避,但……


算了,还是专心做吧,试一试全职开发的感觉也挺好(体验一下嘛),反正时间也不是很长,而以后当社畜的时光估计还有很多呢2333。总感觉有了一款作品,不管有多小,感觉还是不同滴(也许在前辈看来,这或许是愣头青的幻想或白日梦)。


更多的话我也不知说什么,只能说,希望大家到时赏脸玩一玩我那平平无奇的作品哈!

(转发自:原日志地址
2021上海CJ回顾:赛博朋克 核酸检测 好人不少
无有时代 2021-10-05

啊……离今年上海CJ已经过去了两个月,而我作为一个外乡人如今才着手写回顾,也是真够拖的了……突然也不知从哪里说起,网上看到有意思的讨论或感想关于不多,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戳戳这两篇。

【MAZE CITY开发日志】赛博社畜的ChinaJoy参展实纪 | indienova 独立游戏 https://indienova.com/u/duelistclub/blogread/29065
CJ2021: 感谢厂商们百忙之中抽空敷衍我 - 奶牛关 https://cowlevel.net/article/2160466

总的来说呢,感觉算是物有所值吧,就一般还行,毕竟是我第一次参加展会,不能要求太高;而什么天降投资的弥赛亚情节当然是不会发生的,回来后该怎样还是怎样,最重要的收获是去展会/大城市转悠了一下,跟各位大佬交流了一下,感觉自己的一些想法清晰了不少,夸张点说可以算是打通任督二脉了吧,到时如果大家看到我做出什么奇奇怪怪的游戏或作品,还请不要见怪,俗话说,剑走偏锋,出奇制胜嘛(反正我也没什么走王道的资本233)。


赛博朋克

上海,不知道大家一听到这个词会有什么样的感受,我真去了之后才发现“哇塞,这就是大城市吗,也太干净了吧,那些司机行人也太文明了吧”,还有一个就是“怎么上海妹子都这么高啊!街上的人好会打扮啊!”,后者真是让我百思不得其解,没怎么听说上海人长得高啊,我的身高在广东算高了,然后来到上海我经常看到妹子比我高半个头到一个头,我就难免自卑了orz……到底是真的上海人长得高,还是恰巧全国各地高的人都来这里了,不然高跟鞋的跟再长,也不至于这么高吧。当然啦,最深的感觉还是“收入+物价+房价”,我现在终于理解为什么知乎上常说“月薪一万在大城市活不下去”,因为物价真的太贵太离谱了,房价更不用说,我甚至怀疑上海人数学不好,所以直接在面积后面加N个0就完事了(开个玩笑啊,没有地域歧视的意思),若是拿着上海的平均工资在我那支教的地方,简直就是美滋滋,可谓爽到飞起。不过我也知道现实往往相反,更多是“湛江工资,上海物价”……所以吧,我真觉得我们面积太大了,真的,出个省跟出个国没什么区别,反正语言也不太一样嘛,我听上海人讲话的时候终于理解外地人听粤语的感受“他讲的是中文吗,真的不是外语吗”2333。

至于为什么我会提到赛博朋克呢,那是因为我发现一个东西很有意思——跟上海人聊天的时候,他们总是问“你住哪啊?租房还是酒店”等住宿问题,我就很纳闷,我在其他地方都很少听有人这么问的,嗯……至于我住的地方嘛,如图(来源网络)

Image title

上下床,大家都很熟悉了,体验可以很nice,也可以很shit,就看你的价钱和运气了。我粗浅描绘一下最糟的、同时也可能是出现几率最多的场景:各种牌子的烟草味,数十双款式各异,码数不同的鞋子在床底下散发香气(他们身旁的袜子也一同发威),吃了一半或已经吃完的食品(包括并不限于花生、方便面、薯片、啤酒、卤制品等等),装着很多很多的外卖的垃圾袋在几天高温下默默发酵,用了一大堆劣质洗衣粉洗干净的衣服挂在空调水管下犹如一条条腊肠(味道请自行想象,我实在不知怎么描绘),当然少不了屋子长期没打扫而积攒的各种脏迹污垢,而里面的人嘛,运气好点,大家稍微卫生或没人有异味,那也不觉得有什么,不然来几个香港脚或者你根本想不到的奇怪癖好,那感觉简直生不如死。上面描述可能有点夸张,毕竟人的忍耐度不同,只能说,你有缘亲自体验一下的话就知道了(女生还是别了,不太安全,强烈不推荐)。我还记得,我刚爬上上铺,床就塌了,支撑床的一条横梁断了,这还没什么,下面的那位老兄还在看手机,抬头看了一眼说了句“草”,紧接着就非常淡定地安慰我:“不用慌张,没事,这床都断过好几回了,一会老板就过来修。”果不其然,老板一会就来修了,说那条木头太短了承受不住,就换了条长的上去,半小时都不用就搞定了。我有点悻悻然地爬上去,避开那个受力脆弱的位置,心里想“没事,反正再塌了也不是砸我,下面那位老兄都见识过好几回了,他都不怕我怕啥”。后来也没啥事,我睡得挺香的,醒来窗外已是一片蓝天。我就继续出发了。

Image title

这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胶囊旅馆”,以前我只在所谓的日本新闻里见过,没想到我们这么快就引进了,听说鹰角公司也有这玩意儿,四舍五入起来我也算在鹰角里呆过了哈哈哈。当然啦,我们切勿不可天真地以为我们没有本土特色,上面所列的味道“胶囊旅馆”也一个不少(干净是干净些,但屋里历经无数来客蹂躏过的腐朽气息依旧让人原地暴毙或产生切掉鼻子的想法),甚至因为浴室也在同一个房间里,体验更是进一步下滑。打开房门前,我真的没想到会有这么长的房间,然后里面放了十个还是十二个木制胶囊盒子,恰巧我的胶囊在最里面,我就掠过一双双脚和颜色各异的手机微光,来到最深暗的角落处。那感觉别提多可怕了,又不能开灯,还怕吵到别人,特别是黑暗下那一双双露在外面的脚(腿长的直接就伸出来半个小腿),怵人得很,这时还有人跳出来上厕所几乎就撞到我了……不得不说,那体验真是无与伦比,如此迷幻又荒诞,还恐怖。正是这两次住宿经历让我领悟“赛博朋克的精髓不在于光污染的美术风格,而是高科技背景下人类处境竟然没比原始人好多少的荒诞景象”,更要命的是竟然还有人能接受甚至不觉得这是个问题,当然更可能是_____(我就不说了)。所以做赛博朋克主题的作品我觉得去香港或重庆取景大可不必,你只需找个有上述两者环境的地方,直接就能做出十分特色的赛博朋克,机不机械什么的随意发挥,总之有那味就对了,你懂的。我甚至还有一个幻想,人们直接都脑后插管,各种姿势玩着手机的同时也为母体矩阵提供算力,维持其运转,而尼奥可能就因为矩阵的小小失误而醒来,在一种小伙伴的帮助下,走上拯救人类的过程。啊,真期待黑客帝国4啊(作者想七想八赶紧一棒子打死不是)。这里也顺手提一提奉俊昊执导的《寄生虫》,真的很佩服,气味这一点真的很敏锐,一般人肯定都想不到这个切入点,这真的不是洗衣粉的问题啊,富人哪怕肮脏,也不会有你地下室里在黑暗中爬行的虫豸气味,最多也就香槟红酒的香气。所以啊,假如你也想创作类似题材,赶紧去体验一下吧,我敢打包票对你的创作绝对有十足的帮助,有些东西,你不去接触,你永远永远也想象不到,正如我想象不到上海会有这样的地方,而她的高楼大厦又是那么精致光滑,宛如没有一点瑕疵,好比一个再完美不过的巨型青花瓷。


核酸检测

不知大家有没有耳闻今年CJ的防疫政策,着实让人无语,当我收到第一次政策变动时,要不是火车不能掉头,我立马就退票了。而第二次政策变动时,我直接就不去了,去看了康定斯基的展览(回头有空也整理一下给大家看看,真的很有意思),核酸检测大家都懂,无非就是交钱捅喉咙鼻子,我被捅到怕了……而大城市的医院原以为效率很高,结果一道道关卡搞的是复杂得很,排队的人还贼多,我站了近两小时,轮到我的时候,那护士问我后面多人不,我就说非常多,她就直接吐槽“怎么全都是你们这些展会的啊,今天都忙死了,都做不过来”,更要命的是收费比我家更贵的同时还效率贼慢,说至少24小时才能出结果,明显那时间就赶不上,而且还说电子版结果随缘出,我真无语了,我家那边才只需6小时啊。医院前台也态度不好,问她一点问题就极不耐烦,好赶紧打发你走的感觉,配合那上海话听得我极为恼火,怎么上海话从她嘴里说出来就那么刺耳呢叽里呱啦的,也算我倒霉,只能认栽。中间还有个趣事,排队时后面有个典型的死宅玩家(黑框眼镜+黑色衣服+宽阔腰围)在侃侃而谈某某手游如何不行,某某手游又是哪里不够吸引,他身旁的男子就一路点头,而前面的策划男子轻蔑一笑+微微摇头(我不经意间瞄到他微信群叫策划群),我就夹在中间默不作声,感觉自己好像来错地方,手游和策划我都不懂,我只是个打酱油的,做儿童绘画美术向的AVG。总之这个场景就很有趣,让我想起了网络上的很多辩论,既视感浓厚。


CJ本身我倒觉得没什么好说的,主要是那几天我还有事,晚上休息得真不好,人流因为政策原因也少了很多,第一天我还很热情地主动搭讪,第二天就怂了累了,而且一个人也真不太方便,不能轮换,换工作人员嘛他对你的游戏也不是很熟悉,所以我建议还是参加展会的话,一是要厚脸皮,甭管是谁,上前多搭讪创造机会就行,同行、工作人员、路人什么的一律照杀,正所谓泡妞秘笈“丑的照杀”“有杀错,别放过”;二是找小伙伴一起去,不仅方便轮换,还可以一个守着,一个出去拉人流或四处逛逛呢!三是准备好宣传物料,我犯傻了,因为一些原因就没准备,哪怕准备个名片也好啊!四的话……我想想,对,请自备零食,展会里面的餐厅真的贵死了,我以前看电视看到漫展就觉得很有距离感,当我看到里面麦当劳最低卖50一份的时候我才明白那距离感源于何处了,真心吐槽一句,不用这么贵吧……本身我看门票价也不菲啊。我原以为展馆里面很热,结果一进去那空调冷得我直打颤,我诚挚建议官方把温度调高些,一来节能,二来省下的电费不如拿去补贴一下餐饮。其他建议的话……暂时也想不到了,整体展会给我的感觉是第一次来还算可以,毕竟没来过嘛图个新鲜,第二次来就要考虑考虑了,什么时候价钱合理些+消灭疫情我再考虑吧。

这里也表达一下我对工作人员的感谢,辛苦了,原以为他们的工作很轻松,后来仔细一看也并不是,很多东西要顾及的还是,我还拍了一张很有意思的照片——

Image title


游戏随想

啊,对,我好像还没怎么谈到游戏,想起知乎上那个经典问题“CJ展会你最喜欢/你见到最惊艳的小姐姐/小妹妹是”,相关话题热度第一,啊这……下面也都是小姐姐

我也觉得这像游戏文化展多一点,跟游戏本身没有太大关系。当然啦,各大厂商的宣传手法也是让我大开眼界,什么乱七八糟都有,豪车啦,大叔与年轻人PK啦,乐队演唱啦,知名COSER啦,丰富礼品啦(我看到有人带走两个行李箱+一个大背包,着实恐怖)等等等等,不得不让人感叹“有钱真好,想怎么耍就怎么耍”(这里容我吐槽一句,我看官方手册对着装要求很严格,可我感受好像没那么严格,那一个个模特的着装简直让人移不开视线,更离谱的是有些观众比她们还好看还亮眼……)。此时我不由有些自嘲地想“假如我的学生知道他们昔日老师来到这种地方,不知作何反应”,而他们假如有幸来到这里,看到他们每天玩的游戏有那么多人追捧,还有这么多吸引眼球的活动,还有那精美盛大的展位布置,他们会喜欢这一切吗。不过我觉得他们还是不要来比较好,毕竟有些着装和节目着实太那啥(苦笑)。

扯回独立游戏展区吧,嗯……身为小透明的我就随意吐槽一下(大家不要介意哈),想法如下:这种游戏也能立项,我看一点新意也没有啊!?不会吧,这年头还做四大名著换皮页游,感兴趣的人还不少!?哇,这国外的留学生也太强了吧!?Holyshit,这技术也太吊了吧,怎么研制出来的呀!?还有就是“他们年龄与我相仿,为什么他们实力就这么强……”回头看看我自己的,嗯……一言难尽,不想说话哈哈哈。大概就这些吧,当然啦,跟同行交流一下还是很棒的体验,平常我也很难找到人正经或深入地聊聊游戏,且不谈对游戏作品的帮助,单就交换一下意见,体会那个氛围我就觉得很好了。所以啊,有机会的朋友,还是想想办法在大学读个专业吧,与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探讨、一起进步想必是很不错滴~而且性价比也比参加展会高很多2333(下面是一些图片,不要问我为什么是黑白,只因黑白有B格)。

Image title


Image title



Image title


好人不少

最后的话,上海给我留下的印象还是很好滴,除了美丽的黄浦江夜景,还遇到不少好人:勤奋朴实的餐馆老板娘,热情健谈的老屋住户,礼貌文明的司机师傅(他还说,上海是一个不工作就活不下去的城市哈哈哈)等等。真机会的话,也还想再来一次,只是有点可惜昔日的老上海风情我还没能怎么领略,倒是房产中介的热情我切身感受到了。


大概就这样,想到什么再补充吧~祝屏幕前的你阅读愉快,生活顺利,感谢你看我唠嗑到这里~~~

(转发自:原日志地址
我以后再也不在诺娃直接写日志了……
无有时代 2021-08-23

原本我写文章都不直接在网站写的,想着有个内容少些就直接写日志了,不是说好每分钟自动保存吗……

结果一个校验码错误,回头看啥都没了……


以后无论文章长短,还是先在word写完算了,泪。

大学四年,一个Demo
无有时代 2020-03-28

诚如标题所言,我大学四年,只做出了一款Demo——是的,你没看错,从16年(甚至包括一点高三)到现在,拥有那么多时间的我,并没有做出一款游戏出来(本来标题想叫“用了四年我也没能做出一款游戏”,但感觉有点惨兮兮的,还是实事求是吧)。而且这个Demo也是赶鸭子上架的,为了……(最后揭晓,留个悬念233)


灵感由来

别说玩法,其实游戏名我也没想好,想着有了团队大家一起想的,但现在只有我一个人就暂时叫着“光明中学”,听起来不像一个游戏的名字,对吧。当时高三的我不喜欢高三,更不喜欢高考,讨厌很多人和事(现在依旧愤青),就有了一个大胆念头——“假如大家能自由自在地上课,那该多好啊,这样就可以学自己喜欢的东西了”。你可能觉得,这不就是大学吗?嗯……还是有点差别,大学是为着专业转的,目的性很强,没有那种“我想上什么就上什么”的感觉。但我也知道,如此理想的教育制度,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哪怕某些发达国家已经很接近了),那该怎么办呢,那就做游戏吧!——游戏是表达这一想法的最好媒介,“游戏无非是一系列有趣的选择”。另外,我最爱的游戏类型是gal,当时“高考恋爱一百天”已经steam好久了(我特地在离高考100天的时候买了这款游戏,可到了大学才玩……),我就想,嗯,那就做个gal吧!


大学四年

常言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四年看似很长,但真正可用于做游戏的时间没有想象中那么多。想着多一点时间做游戏,我就报了个文科(中传那些是不可能的……),计算机那些虽然对口又前景不错,但我觉得太累了,而且编程可以自学嘛(这样就不用学多余的编程语言了),反正游戏设计在哪都学不到,我就报了个还感兴趣的文科。事实上呢,现实也的确如我所想,作业少,难度小,空闲时间多。

可我还是走了很多弯路,没有把尽可能多的时间放在做游戏上,一是毅力的问题,人的毅力和习惯是需要培养的,不是说你想爆肝就立马能爆肝,加之大一什么都新鲜,高考完的放松,我没有把做游戏看得很重(虽然也看了不少游戏制作的书籍),想着才大一,以后还有很多时间;二是注意力的问题,大学,花花世界尽在眼前,稍不留神注意力就转移了。我大一当了干部,虽然后面及时退了,但也算走了一些弯路吧(说起来还真对不起当时的师兄师姐);三是经历的问题,因为做的是gal不是消消乐那些纯机制游戏(如果做这些,哪怕只有我一个人,应该也做出来了吧,应该……),所以我就想着不能纯闷在书桌上做游戏,就去找点经历(包括前面的干部),大二混进了一个高校游戏团队打杂(这里就不提大佬名字了,很感谢他们带我进游戏制作的大门和教我一点unity),大三我还去了一间社区机构实习了一年,也挤占了不少时间;四是个人效率问题,这个可能关系最大,gal嘛,肯定要写故事的,而学写作也是一个过程(你简直都不敢信一开始我竟然用作业本去写,太不认真了),写啊写,不知不觉故事就重写了三次(虽然是写了一点就重写),我差点就要重写第四次了,可理智告诉我,再怎么重写也不太可能有太大改善,能力天花板就在那里,而且大学已经所剩无几了……我写作真的太慢了,一天才几百字,还是手写,之后我还要自己输进电脑,我真不知道那些日写数千的人是怎么做到的,写那几页我就快枯竭了……

咳咳,可能还有一些别的原因(反正我都忘了),总之现在我就有了一款Demo,它是长这样的——


玩法介绍

玩法很简单,无非像众多gal那样就是点点点,不同的是除了点选项外,还要选课程和活动(相比于高恋就是去掉晚修,加入了课程安排)。
选项课程安排地点选择周末活动

咳咳,玩法就是这么一目了然,就没有什么复杂的地方。与高恋不同的是,我不想做一个养成游戏(虽然是有一点养成的成分),不想太过强调数值,更偏向于“互动叙事”的感觉。但具体的机制我还没想好,一来要适应故事,二来如何平衡/融合随机性与策略性是一大难点,我当初的设想是“每个人都能体验到专属于自己的剧情”,但游戏类型限制了这一目标(不像模拟人生和我的世界那种沙盒游戏),不过确实可以靠近这一点。一句话概括便是如何利用充分、尽可能少的选项作出尽可能深、有意义的深度。

嗯……还需要一定的探索。


精美画面

团队暂时只有我一个人(很明显,这是个病句),不是我不想找,但一是没钱(没有卖惨的意思,只是我出自一个普通家庭),二是剧本没写完,三是不想分散精力,四是创业很严肃,不想耽误别人时间(毕竟别人为什么要过来跟你做gal呢?还是你的剧本),等我写完并有一定积蓄后可能再找人吧(如果你真的很感兴趣,可以私信我)。

所以程序是我写的(用的是国产gal引擎BKE,不算难学,如果有编程基础的话),美术是我画的(板绘好玩是好玩,但真的有点难学),音乐是找的免费版权(以前我怎么就不学门乐器呢),于是你便可以欣赏到以下精(er)美(tong)画(hui)面(hua)。

标题页面

精美立绘

旺达与黑魂

咳咳……不要问我为什么立绘会是方块,要是我能画,我早就上了orz。为了超越常规,我还试了很多效果,所以画风和UI都有点创(qi)新(pa)。依我看,Demo的这等质量,大概就能为“身为一个普通人,能做出多好的游戏”这一经典问题背书了。


一些感想

1.听到那个喧闹声,md,真有上学的感觉啊……好想上学啊……不想毕业啊……啊……啊……

2.啊,果然有音乐才像一款游戏

3.做游戏比玩游戏快乐多了2333

4.时间真的过得很快,当初我还天真地认为大学四年我应该能做出一款成品,然后哪怕卖不好也能作敲门砖,进大厂进游戏行业体(zhao)验(kou)一(fan)番(chi),谁知快乐的大学时光快结束了,游戏才做了那么一丁点233(可简历还是要投滴)。


最后,愿疫情早日过去,感谢你阅读到最后。


(转发自:原日志地址
如何管理一个游戏制作团队?
无有时代 2018-12-17

最近发生一些事情,让我想到这个问题,原来管理学真正重要的地方是“人”而非“方法”。

我算是一个死理性派的人吧,人和事分得很开,事实是怎么样,它就该怎样被讨论。

人还是原来的人就好了啦,关系不受影响的嘛。现在才逐渐明白,大多数人不是这样的,我才是那个少数的怪胎。

我们常常聊游戏团队的管理,都是谈流程、谈工具,谈deadline,真正谈“人”或人性的部分很少,我想听听大家在这个问题上的想法,尤其对于一些独立游戏团队。

(转发自:原日志地址
现在是游戏的时代,可我心里不是滋味。
无有时代 2018-10-30

今天偶然发生一件事情,小孩子(小学四五年级)借我的电脑看游戏视频,电脑耍得飞起。

我就装傻,问你们怎么玩得这么溜,我像你们这个年纪都是玩扔沙包,抓迷藏的呀。

他们就说“现在是游戏的时代啦!吃鸡、王者荣耀、微信小游戏都有啦!那些都是幼儿园玩的,你好幼稚啊!”

作为一名游戏爱好者和立志成为游戏设计师的大学生,我心里听得不是滋味。


主要疑惑如下:

1.小学生这个年龄段接触电子游戏,真的好吗?

电子游戏与户外游戏某种程度上会发生冲突;电子游戏接触过多影响视力;最流行的游戏往往含有暴力等不合适小孩子的元素,而现行的制度、环境尚无作为。暂时想到这么多。

2.现在是游戏的时代,那么游戏准备好承担这份责任了吗?

我们能提供给时代的游戏,就是吃鸡、农药、微信小游戏?我们所说的第九艺术就是这些?我相信游戏远不止如此,教育游戏、功能游戏、情感游戏等都证明了这一点,可现实就是进入大众眼光往往就是流行游戏。

3.游戏业界真的希望如此吗?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真的能出现我们所希望的游戏从业者甚至大师吗?



(转发自:原日志地址
游戏设计中,人文比技术更重要。
无有时代 2018-10-26

如果游戏是一门艺术,那么它更应该重视人文,而非技术上的东西,那样就变成工艺了。


我常常看到我们经常在讨论技术,却忘了比技术更重要的内涵。

(转发自:原日志地址
游戏设计中,人文比技术更重要。
无有时代 2018-10-26

如果游戏是一门艺术,那么它更应该重视人文,而非技术上的东西,那样就变成工艺了。


我常常看到我们经常在讨论技术,却忘了比技术更重要的内涵。

(转发自:原日志地址
游戏与感动
无有时代 2018-10-16

陈星汉制作的游戏是要来感动我们的,而不是来取悦我们的。

(转发自:原日志地址
你如何设计问题来考察面试者的游戏策划水平?
无有时代 2018-09-22

设想你是面试官,要找游戏策划或者游戏设计师,请问你如何筛选?  

(我刚做完一份问卷,信心备受打击……)

(转发自:原日志地址
玩游戏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物理空间
无有时代 2018-09-19

玩游戏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物理空间


正如建筑设计会影响建筑的使用者的行为,那么如果我们想改变玩家的行为,我们该如何设计供玩家玩游戏的空间?

比如小卖店,它作为一种半公共空间,给予人们不少美好的回忆。

(转发自:原日志地址
如何制作好一个游戏的试玩版?
无有时代 2018-08-24

试玩版最好要包括哪些内容?又要避免哪些内容和地方?又该如何宣传、包装呢?突然感觉放出试玩版也有好多学问啊~

网游就像资本主义
无有时代 2018-05-24

突然想到的灵感,网游就像资本主义,不断生产、不断消费,基本矛盾永远解决不了,只能等到灭亡(停服)的那一天


https://zhuanlan.zhihu.com/p/20823777


请参考上述网址,说得很清楚了。

玩和游戏是一回事吗?
无有时代 2018-04-02

随便问问,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

(转发自:原日志地址
如何创造一部后现代游戏?
无有时代 2018-02-27

最近看了一些后现代文学,感叹道:游戏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果然年轻,还在牙牙学语。如今,游戏的目标还停留在“为人服务”,要么讲一个好故事,要么激发人的情感体验(包括氪金游戏的快感),很少作品是“为了游戏而游戏”(不知metagame算不算……)。

总言之,现在的游戏还不够“纯”,通俗点说,还不够奇奇怪怪……

不过转念一想,“为了游戏而游戏”的游戏又该是什么样子的呢?怎么才能做到后现代文学那样玩弄人的智商又给人一种妙不可言的感觉(坏笑)?主题又该是什么呢?命运吗?

希望以下作家以及亲爱的大家能告诉世人答案:

外国:博尔赫斯、卡尔维诺、纳博科夫、艾柯

中国:王小波(想不到吧?)、朱岳、残雪

(转发自:原日志地址
有谁知道《九月十二日》是什么游戏吗?
无有时代 2018-02-21

https://www.zhihu.com/lives/841283603953483776,在知乎live《被大众所遗忘的先锋派游戏》看到的。

但百度了一下发现没有什么简介,就来问问了。

加入 indienova

  • 建立个人/工作室档案
  • 建立开发中的游戏档案
  • 关注个人/工作室动态
  • 寻找合作伙伴共同开发
  • 寻求线上发行
  • 更多服务……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