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研究方法 #2:设计模式

作者:ayame
2016-12-22
5 14 1

问题提出

本文是游戏研究方法系列的第二部分。

在系列的第一部分之中,我们讨论了游戏分析的方法,并在最后列举了这一方法的目前的局限:仅仅建立宽泛的分析框架难以解决游戏分析的具体问题,基础工作进行到这一步骤之后,如何深入成为了一个艰难的问题。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可能来自于两个方面。

其一,尽管具体的分析框架的建立是困难的,但是工作流程的建立却是可能的。比如,追踪某一元素或数值在游戏流程之中的变化情况以及这种变化对于游戏体验的影响;系统流程与状态机的模拟等等。这种方法在 Game Mechanics: Advanced Game Design 之中有所运用。也有朋友在 indienova 日志之中分享过本书的一些内容,欢迎大家参考。

其二,基于游戏类型化的现状,针对类型游戏建立分析框架也是可能的,这种工作对于游戏类型创新甚至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学界内我们已经看到类似的努力 —— 虽然究其原因,这种努力并非为了游戏分析而做,而是为了游戏设计而进行的方法归纳 —— 譬如仿照建筑学与软件工程的方法而总结出的“设计模式(design patterns)”。indienova 正在连载的《游戏程式设计模式》笔记也是在这一思路之下诞生的程度设计方向的产物。

为什么需要设计模式

在游戏设计方面,在 Bernd Kreimeier(2002)提出的以 Christopher Alexander 的工作为基础的游戏设计模式之中,他这样描述游戏设计模式的必要,面对日益增长的游戏设计知识的累积,业界并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共有的词汇与文本。

正如 Bernd 所说,我们可以认为 Doug Church(1999)的 Formal Abstract Design Tools 或者 Hal Barwoods 的 400 Design Rules 有着与 Bernd 类似的目的。

Jussi Holopainen & Staffan Björk(2003)曾就游戏设计模式的问题在 GDC 上做过分享(另一份工作在这里)。他们认为,设计模式存在的意义在于以下几点:

  • 游戏交互设计的问题解决(我将之理解为游戏的语汇问题)
  • 灵感
  • 创意设计工具
  • 同行交流(这也是 Bernd 强调的问题之一)
  • 不同职业之间的交流

Bernd 指出,游戏设计模式应当具有以下必要条件,即:

  1. 能够确保设计师与经验不足的工作者以及其他职业人士(如软件工程师)有效交流。
  2. 文档化设计师的想法,以书面形式组织个人体验。
  3. 能够以比较分析、重新架构与存档的形式分析自己和他人的工作。

设计模式是什么

Bernd 认为游戏设计模式应当包括问题(problem),解决方案(solution),结果(consequence),案例(example)。Jussi Holopainen& Staffan Björk 提出的游戏设计模式与前者类似,包括名称(name),描述(description),结果(consequences),模式使用(using the pattern),关系(relations)。

可以看到,以上三人的总结就性质而言比较宽泛,毕竟,在基础工作尚未完成的时候,特例的研究几乎无从谈起。(当然,由点至面也是另外一种研究方法。)与此同时,在 Bernd 的研究包含了若干实例的同时,Jussi Holopainen & Staffan Björk 也回答了对于设计模式方法的疑问以及使用方法,包括作为创意工具如何使用的问题。

Jussi Holopainen & Staffan Björk 的工作最终被总结为 Patterns in Game Design 一书之中。这本书不但详细归纳并发展了二人提出的设计模式,而且将设计模式细化为游戏元素设计模式、资源与资源管理设计模式、信息、交流与呈现设计模式,动作与事件模式,叙事结构设计模式,沉浸模式,社交设计模式,目标设计模式,目标结构设计模式,游戏阶段设计模式,游戏能力与平衡设计模式,meta 游戏、可重玩性、学习曲线设计模式等。

特定游戏类型的设计模式

随后的游戏设计模式逐渐推演至某一特定游戏类型或者特定游戏环节的设计模式的研究。单就游戏领域而言,我个人所了解的最完备的针对某一类型游戏的设计模式之一是 Whitson John Kirk III(2009)对于纸笔角色扮演游戏的总结。

其余游戏类型也渐有类似的设计模式,多以某个具体设计细节为研究对象,如 Kenneth Hullett 与 Jim Whitehead 对于 FPS 的关卡设计模式的总结,Gillian Smith 等对于 RPG 设计模式的总结等,其优势在于对于具体方案有着更为详细的指导,但是高屋建瓴与细枝末节之间一定需要达成一个微妙的平衡。

群体分析

或可认为设计模式是一种群体游戏的分析方法。或者以群体分析为方法而得出的结论。在 Games without Frontiers 一书之中,Aki Jarvinen 亦提出了 100+ 游戏计划,即是对于大量游戏(100款以上)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提炼出结论。与此类似的研究也存在于游戏叙事的研究领域之中。相对于个体游戏分析而言,群体分析具有如下优势:

  1. 针对游戏类型化的现状,群体分析是可能的而且有效的;
  2. 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数据;
  3. 数据之间可以横向与纵向比较,从而更易得出结论,而且结论的效度也更为确切。

当然,这一方法也具有一定的应用范围;创新性强的游戏个案不适用于这一方法。使用这一方法,必须收集某种具有相同特点或者可比拟的特点的游戏群。而收集与筛选过程也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

近期点赞的会员

 分享这篇文章

ayame 

兴趣广泛,技能拙劣,准备当一辈子的艺术系新生。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参与此文章的讨论

  1. QLYQ 2016-12-23

    模式就是基础吧?我想是的。请指教。

您需要登录或者注册后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