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计算的发布时机
可以想象,倘若锐龙先于英特尔的KabyLake(KBL)发布,凭借英特尔深厚的技术储备,针对锐龙的性能表现,适当调整KBL系列处理器的参数以赢得市场的声音并不是太困难的事。而如果锐龙的KBL发布之后拖得太久,则会给英特尔通过售价等市场行业进行自我调节的机会。
锐龙就恰巧选择了在KBL发布之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正式出货,这个时间恰巧是市场对于英特尔再次挤“挤牙膏”的讨伐声达到顶峰的时机。锐龙发布之后,刚刚发布两月的KBL几乎没有机会通过价格杠杆来重新赢得关注,毕竟新品就降价,更会让那些已经购买的用户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
出色的密保与适当的泄露
“推土机”架构发布前的张扬和发布后的落寞还历历在目,因此AMD这次在锐龙上显得低调了许多。即使在锐龙正式发布前2周,英特尔内部对于这个即将面世的竞争对手仍然毫无头绪,除了少数人表示担忧外,更多人还依然秉持着“i3默秒全,i5秒全家,i7轰成渣”的想法和心态。
AMD的聪明还在于在产品基本定性后,对锐龙的性能开始了真真假假的可控性泄露,吊起了消费者的胃口。
拍案叫绝的定价策略
AMD给出的答案对得起人们的期望———旗舰型号的产品价格相当惊喜,8核16线程处理器价格却只有竞争对手同规格型号的一半左右。
走对手的路 让对手无路可走
光明正大的手段之外,AMD这次在锐龙的产品命名上同样用了一些手段来''傍'上老冤家——例如同样使用了7/5/3来标识的产品定位,显示是占了英特尔的便宜,节省了大量培育市场的费用。
暂无关于此日志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