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方程 2023-08-14

    哇,好多名称……各种流行文化领域里的各种名称……

    这种修辞方式,让我想起齐泽克的书了。他隔三岔五就抛出电影或者小说,或者拉康派和后现代派也是总在没有前后文铺垫的情况下突然被丢出来搁在文段里当作举例。齐泽克似乎默认了他演讲的受众都是习惯电影、喜欢玩乐、爱好艺术、关心政治、瞭解哲学的知识分子,于是他的行文,修辞,选材都是爆炸式的……懂得的人听到了都会哈哈大笑,不懂的人即使再努力也搞不懂他在表达什么。

    噢,这不是批评噢。
    只是觉得,很少能在indienova读到使用这种修辞的文章。

    • WFKR169 2023-08-14

      @方程:了解

    • HexGameStudio 2023-08-18

      @方程:齐泽克无论演讲还是书里提到某个例子总还是会把作品里那个桥段拿出来解释一下吧,而这篇文章里完全就丢一堆标题出来,不知道点在哪里

    • 方程 2023-08-18

      @HexGameStudio:是的,齐泽克之所以是哲学家而不是行为艺术家,我觉得主要只是因为他的天花乱坠和手舞足蹈背后存在着某个“核”(俗称的“真实界的那个齐泽克”),就算像我这种不怎么看电影的听众,也能隐约感受得到那个“核”在发光。但毕竟,就连齐泽克和福柯,也曾被同时代评论家谴责过是“后现代派”、在“玩文字游戏”、满嘴喷屁、蔑视知识啊。很难说的。而且还有些时候,形式就是本体,风格就是实在,内容就是空无,有些时候有些人为了表达某些“东西”,偏偏就必须会用到“前后矛盾”“言之无物”等形式的修辞
      (例如 https://indienova.com/indie-game-review/narrative-tension-in-collage-art-style-games/ 里提到的波普派)

      这篇文章给我的主要感觉就是,词汇太多了,多到不正常:平均一个自然段里有十几个专有名词,常常还读不出语境。只能认为是作者刻意为之的。这些名称里我也只认识一小部分,我也不太明白作者“真正”的立意大概在哪……但毕竟,还是值得继续写的。毕竟,这挺有趣的。

    • WFKR169 2023-08-29

      @方程:主要还是才疏学浅,只能举些例子让别人去了解,做一个类似于简短评价的文章,更不可能奢求评论。因为他们的作品内核和世界观都相对独立而且商品化大多都很成功,所以它们存在就可以了,任何的评价都比不上体验。

您需要登录或者注册后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