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早间,题为《“精神鸦片”竟长成数千亿产业!“任何一个产业、一项竞技都不能以毁掉一代人的方式来发展”》的文章雷霆出世,文章标题如此之长,足见份量,A股及中概股的游戏板块应声遭到血洗,盘中跌幅10%比比皆是。
其实这则超级风向标,只是自2016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的《关于移动游戏出版服务管理的通知》,2017年中宣部等部委印发的《关于严格规范网络游戏市场管理的意见》,及 2018年教育部等八大部门印发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之后,又一对国内游戏行业的严重警告而已,真正可怕的是后续的实质性措施落地。
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鸡蛋总是让人不放心,这已经是游戏行业的经营现状,如果限于一国一地,很容易受到政府政策和经济景气的影响,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游戏开发商把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场。
如果篮子本身还是聚宝盆,篮子越多鸡蛋越多那就更好了。2016-2020年,全球游戏市场规模都在呈现增长趋势,Newzoo发布的《2020全球游戏市场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游戏市场达到1749亿美元的规模,同比增长19.63%,复合增速达到13.2%。
细分市场上, 泛太平洋地区的游戏收入达到843亿美元,占全球游戏市场收入的48%,同比增长17.5%。北美地区次之,收入447亿,占比26%,同比增长21.4%。中东及非洲、拉美地区收入虽相对较少,也超过60亿,而且发展前景较好,同比增长率超30%。
这么大的蛋糕,这么好的机会,不香吗?当然香的,很多先知先觉者已经赚到盆满钵满。2019年中国游戏海外市场销售收入达到825亿元,同比增长21%。并有多款成功进入全球各地下载榜和畅销榜的前列。按照全球iOS与Google Play综合收入排名,2020年度全球发行商榜单Top10中,亚洲发行商在应用变现能力上领跑全球,中国发行商又遥遥领先亚洲同业。
在美国,2020年游戏榜单TOP100的产品,中国游戏企业一个季度收入就达到6.44亿美元,数量以及收入均创历史新高。欧洲的情况也差不多,只是比美国的收入略少一些。因为文化比较接近,中国开发商在日韩的表现也十分不俗:在日本, 2020年中国开发商一个季度实现收入9.6亿美元,榜单TOP100市场占有率达到26%。韩国市场, 2020年中国产品进入韩国手机游戏榜单前100名的有38款,在韩单季总收入超过2.2亿美元,占市场21%。
同样的人工成本和研发费用,是在中国市场摊销,还是到全球市场摊销,不用想都知道应该怎么做。但是为什么大多数的国内游戏开发商仍然操持祖业,守着自家门前的一亩三分地,眼看着走西口下南洋的乡亲们把钱赚回来,只有跺脚的份,说到底,手慢的开发商无非是担心海外发行不得要领,怕吃亏上当,得不偿失,实际上,海外市场虽然不能说满地黄金,但也绝不是满地陷阱。
出海并不难,只要做好三件事。海外发行环节大多是按部就班而已,多数国家尤其是欧洲,版号审批远比国内简单,只有中东一些国家比较麻烦一些,仍然是只要照着去做就可以了,一般来说这不是问题。要注意的是资源、法律、文化三件事,解决好这三件事,基本上就可以坐等收钱。
第一是选择运营商。游戏出海有两种模式可供选择,一个是自己运营,一个是代理运营。代理模式对游戏开发商而言,操作相对容易,海外的推广、运营、客服均由运营商负责,开发商负责技术支持即可,虽然代理模式会降低开发商的利润,但对于初次尝试的选手,还是强烈建议找一个资深的运营商合作代理,这样不但有以上好处,还可以通过他们的资源迅速圈粉玩家,甚至也能够在他们那里,得到一些其他本地化的建议。
第二是管控法律风险。不同国家的法律、政策不同,如果不够谨慎,可能会带来一些麻烦,但这些麻烦是可以管控的,以代理模式来说,风险控制要点在于:
- 决定代理方式,是独占或排他代理,还是非排他、独占的代理模式?
- 交付、测试和商业化运营的时间和效果规定。
- 授权金、收入分成和结算。
- 关于知识产权应约定。
- 代理终止后清算事宜。
- 法律适用和管辖的规定。
第三是解决文化上的问题。各地玩家的游戏习惯和文化属性差异很大,有些游戏品类在一个国家和地区表现好,有些游戏差一些,关键是对不同游戏文化的理解,并按照本地文化做出精当的翻译。
比如美国玩家喜欢挑战游戏的难度,喜欢深度了解游戏;日韩玩家游戏的目的很多是为了逃避现实享受虚拟世界;欧洲人玩游戏的目的主要是寻找成就感;而印尼玩家喜欢线上线下互动,和家人朋友一起构建虚拟世界。
游戏本质上是一个沉浸式的故事讲述,适应以上各地玩家习惯,开发商必须确保不同文化的玩家对故事语言的正确理解,即游戏情节、道具和人物对话的语言和文字内容。理解,是玩家进入游戏的第一步,是玩家沉浸于游戏的所有缘由,而理解的基础,是游戏本地化公司对所有语言信息的准确而地道的表达。
同样一句话,在不同文化中可能产生不同的理解和联想,要求翻译者必须精确理解原版语句所要达到的效果,既要尊重原文,又要尊重剧情设计,同时还必须兼顾优美和流畅的陈述,贴合文化和习惯的用词。
游戏出海,万万不能在选择本地化公司的时候马虎随意,因为游戏出海效果,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本地化水平,目前本地化公司虽然很多,但专业化水准良莠不齐:
1、尽可能不要选择自由译员。游戏产品动辄几十万甚至更多的文字翻译量,一般的自由译员难以负荷高强度专业化的业务量。
2、游戏本地化必须对本土文化和游戏内涵有深刻理解,才能完美表现开发者的逻辑;一般的翻译公司,即使拥有母语雇员,也很可能会因为缺乏对两种语言中的某一种文化理解,或者缺乏对游戏设计和沉浸体验的理解,翻译出来的版本,无法点燃玩家的热情。
3、多种语言的大量文本处理,需要专业的项目管理人员,没有专业的项目管理,成本、进度上很可能会产生冲突。
事实上,游戏本地化已经不只是一个语言转译的工作,它涉及了诸多因素,准确地说更像是“一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本地化成为游戏出海最重要的一环,在品牌输出的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那么,在考察本地化公司的时候,游戏开发商应该考察哪些地方呢?其实可以通过观察以下细节,来判断本地化公司的能力、态度和理念:
- 是不是与游戏原版保持相同的语气
一个好的剧本翻译应该尽可能抓住原作的风格,尽量保持相同的语气,这样才能完美地传达情绪,并且为后续优质的配音提供铺垫。
- 是不是在必要时添加恰当的补充信息
鉴于不同语种的背景下,对一个地区的玩家来说显而易见的事物或者习俗,不一定能适用于其他地区,优秀的翻译者需要添加原文中没有的额外词语、或短语,来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这些额外的单词或短语有助于澄清游戏想表达的意思和信息,而这,往往是考察翻译公司工作态度和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
- 翻译作品是不是理解了人物和故事情节
无论何种游戏,本身都承载于一个故事之中,是故事就有人物性格,具有语言特点的连贯性,有情节张力,有表现气氛的词语选择余地,翻译者是不是注意到了这些,对于游戏体验的影响至关重要。
- 对幽默、成语或比喻的翻译是不是进行了有效的识别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直译,幽默、成语或比喻可能会引起的混淆,翻译者在处理这类情况时,是不是用玩家更熟悉的其他词语来代替,还是直接传达原文的意思,这可以检验翻译者的对本地文化的深入程度。
- 是不是在翻译中充分考虑到了本地文化禁忌
每个区域都可能存在与原版游戏相冲突的本地文化禁忌,本地化翻译必须给与重视和规避,既要尽量不修改原版内容,又要淡化和模糊处理敏感的问题。
总而言之,细节决定成败,游戏本地化过程非常考验翻译公司能力和态度,只有对细节完美诠释的合作伙伴,才能承担这样的重任。
爱个萝卜(iGlobe.ca)游戏翻译公司可以作为成功的案例参考,创始人程先生是清华大学的高材生,他以工科生特有的严谨作风,所打造的专业游戏翻译团队,汇聚了遍布加拿大、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巴西、墨西哥、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的母语级游戏翻译精英,在标准的作业流程和质量体系管理下,随时响应客户需求,具备了短时间内担当巨量的游戏翻译任务的能力。
近年来他们与众多国内外知名游戏开发商合作,推出的游戏出海项目,很多一经上线就获得了令人瞩目的优秀成绩,冲到了欧洲和北美畅销榜单的前列,为开发商带来了月收入超千万美元的回报。
实际上,像爱个萝卜(iGlobe.ca)这样专业从事游戏出海业务的翻译公司,能够为游戏开发商带来的帮助,已经不止于文字和语言翻译。爱个萝卜团队成员曾经任职暴雪、米哈游、Hutch Games、Space Ape Games 等知名游戏大厂,在本地化管理方面具备丰富的经验,精通对项⽬的整体进度管理和质量把控。另一方面,他们对各地游戏玩家的了解,以及对当地游戏运营商的了解,可以为游戏公司带来更多有益的增值服务。
在这样一个时代,出海已成为中国游戏厂商的必然趋势。本地化之路虽然充满荆棘,但只要打造好过硬的游戏产品,擦亮眼睛选择好本地化合作伙伴,成功就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了。
暂无关于此日志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