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方程 2022-05-07

    简单而笼统的说,“美式励志片”是资本主义、精英主义、个人主义、人本主义的混合。

    资本主义讲究功用价值的创造与再生。
    精英主义讲究伟人历史观与“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
    个人主义和人本主义讲究个体价值实现和社会价值实现的相一致。
    混起来,就是一个古怪的大谎言。

    在这些励志片的价值观念架构中,自暴自弃是被贬低的,自甘堕落是被贬低的,郁郁而终是被贬低的,碌碌无为是被贬低的,英年早逝是惋惜的,天才是理应受到重用的……总而言之,正义是应该存在的,每个人是应该获得发展的。

    可想而知,如果在一个社会(说的究是50年代的美国)中的主流文化处处充斥这样的思想观念,并视之为理所当然,人人都觉得自己应该要活得积极向上——那嬉皮和朋克的崛起也就是最理所当然的事了。

  2. 方程 2022-05-07

    《酷爱电影的庞波小姐》算不算美式励志呢?

    在文章里,我把这部电影也当成了美式励志片来指责……我是觉得,《庞波小姐》宏观到故事结构微观到人物感情表达,都很像好莱坞电影。与同是励志片的《龙与雀斑公主》比较,就能明显看到差异。

    但《庞波小姐》的制片组其实是纯正的日本出身。
    所以,这部电影算不算美式励志片呢?不算。

    但我说它是。它现在就是。

  3. 方程 2022-05-07

    记得十年前第一次提起这个话题时,有人说,像我这样想,何止励志片,什么类型片都不用看了,动作片讲的是如何获胜,爱情片讲的是如何获得幸福,科幻片讲的是在后现代的世界中如何保存自我,战争片讲的是在前现代的世界中如何寻找自我,奇幻片讲的是英雄的成长,恐怖片讲的是人性遭遇毁灭级挑战时会发生什么坏后果,喜剧片讲的是人要如何笑对苦难……所有的电影在本质上就是一场美梦,电影人的本业就是造梦,讨好观众,电影人跟魔术师、杂技师没有多大的区别。真要说,游戏人和作家甚至偶像其实也跟他们一样。

    像我这样仇恨梦想的人,本来就不适合看电影。干嘛要为难自己呢?
    这样说也没错,在2015年到2021年期间,我就几乎没看过电影。

    2021年之后我重拾电影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新冠疫情,另一个是对游戏的“爱”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急速熄灭。其他的诸多选择中,我优先选择了电影,因为对于宅家的人而言,电影是最易获取的一种消遣爱好。
    并不是因为喜欢所以才去看的啊。

  4. 方程 2022-05-07

    鲁迅先生说过,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我就是鲁迅你说的那个自暴自弃者,我最看不得的就是现在那些到处放火烧山的热血青年。鲁迅你看不惯,就打我呀,从坟墓里爬出来敲我啊,反正我永远比你年轻,你永远比我死得早。

  5. mnikn 2022-05-08

    我也不太喜欢励志相关的电影或者其他东西,或者说我讨厌那种强行灌输自己观点,默认自己的观点就是正确的行为。我觉得作品可以表达自己的观念(作品肯定夹带私货啊),但是接受什么观念由读者选择

  6. sdjdasha 2022-05-11

    我喜欢看三傻大闹宝莱坞!
    提问,“自暴自弃是被贬低的,自甘堕落是被贬低的,郁郁而终是被贬低的”,如果这些是被赞扬的,会让自暴自弃自甘堕落郁郁而终变得对本人舒适吗?或者说本人是喜欢这种状态的吗?(俺不了解,俺喜欢晒太阳
    如果自暴自弃并得到别人的鼓舞,于是感到“高兴”,那么还属于自暴自弃吗?自暴自弃是不是本来就包含了环境的反对?如果环境反对积极向上,积极向上的人会不会郁郁而终,那么此时是积极向上还是郁郁而终?

    • 方程 2022-05-14

      “自甘堕落被褒扬”实质也是一种励志,只是把鼓励的对象由“积极向上”改换成“自甘堕落”罢了。

      说起《麦田里的守望者》就会想起嬉皮士吧,它们最初也是想抵抗“美国精神”,但70年代后它们自己也成为了主流文化……“嬉皮精神”也就名存实亡了。

      现在的人早就不在乎美国精神和嬉皮精神了。但人一样还是人,还是不愿意接受自己不接受的东西。

      最近由 方程 修改于:2022-05-14 22:29:30
    • 方程 2022-05-14

      多聊几句嬉皮精神吧。

      在我看来嬉皮士是挺古怪的一群家伙:刻意破坏自己的学业和事业,吸毒、闹事、染病、流浪、犯罪、滥交,简而言之,追求毁灭,追求堕落。但看看60年代美国社会那个衰样:整个社会的每个人都被要求尽可能读更好的名校、进更大的企业、娶更好的媳妇和丈夫……简而言之,要求每个人都活得像宫崎骏和玛丽莲梦露那样,“尽全力发展个人”,我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人想拒绝那一切了。

      嬉皮士想抵抗的不是“成功”和“上进”,而是“把每件事都分为上与下”的那种价值观。这种抵抗的最终目标不是将“被压抑的”变成“被褒扬的”,而是想忘掉“褒扬和压抑”、过上另一种不同的人生。

      最近由 方程 修改于:2022-05-14 23:04:43
    • sdjdasha 2022-05-14

      @方程:忘掉“褒扬和压抑”不错👍
      虽然我还是要赞美太阳👍

    • sdjdasha 2022-05-14

      @sdjdasha:太阳没有任何引申含义,就是晒太阳的太阳,晒太阳万岁!

    • 方程 2022-05-14

      @sdjdasha:我也很不喜欢三傻大闹宝莱坞。关键在于它们剧中对“胜利”的理解。

      虽然它们没有接受世俗对胜利的定义,但主角必须接受世俗的“胜利”才能获得自己的“胜利”。例如三傻,主角最后虽然没有成为学术界名人,但如果他不具备学术意义上的才智与知识,他就不可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似乎是励志片故事写作的一个大原则。在《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小说版的后记中,作者称之为“与社会垂直的自我实现”和“与自我平行的自我实现”的相互协调,就是说,在故事的最后,主角都要在“自我”和“社会”之间达成和解。这是主角得到“胜利”的大前提。否则就不励志了。

      我不满的就是这一点。凭什么一定要“和解”呢?
      我讨厌社会啊。我要拒绝社会层面的胜利,我想要只属于自己一个人的胜利,就不行吗?

    • sdjdasha 2022-05-15

      @方程:说起来只要避开熟人社会,周围的人对你想要做什么都不太在乎来着,想一个人胜利就可以随便胜利👍

    • 方程 2022-05-15

      @sdjdasha:“拒绝社会”也不是随随便便不经努力就能达到的,例如《请叫我英雄》《进击的巨人》

      这两部作品的主角最后达成了个人自私的梦想,同时也毁灭了社会意义上的自我:铃木英雄孤独终老,艾伦耶格尔变成终极坏蛋。但《请叫我英雄》结局被说烂尾,《进击的巨人》结局被说喂屎,大部分观众似乎都不太喜欢这种“放逐或被放逐”的结局——就像我不太喜欢“功成名就”的结局一样。

      这其实并不罕见,“英雄之路”模型里三阶段就对应了三种“放逐英雄”:拒绝启程、拒绝启蒙、拒绝回归。我想“拒绝社会”“拒绝世界”大概是每个人心中都有的深层欲望;可惜人在世间,牵挂太多,大部分人都无力拒绝,只能强迫自己成为英雄了……

      最近由 方程 修改于:2022-05-15 17:11:50
    • 方程 2022-05-20

      @sdjdasha:前几天我看了一部韩国电影《奇怪国家的数学家》,也是教育题材励志片,结局比《三傻》更伪善。如果说大部分励志片只是阿司匹林,那么《三傻》就是吗啡,《奇怪国家》就是甲基安非他命了。我只能勉强接受拿阿司匹林来镇痛;但如果可以,最好是什么药都不要。

    • 方程 2022-05-20

      @方程:呃,我发现自己在不经意之间使用了“精神鸦片”的隐喻。我自小接触神经精神科药物比较多,因此常常会用药物做隐喻来说明事情,常常会忘了一般人对“精神鸦片”一类的隐喻怀有“那种”感情。

      说到这个,我感觉现在的人对“神经精神科药物”的感情太强烈了,甚至有了一股“妖魔化药物”的势头,都让人不好意思用“甲基安非他命”、“海洛因”、“吗啡”、“鸦片”这类概念做比喻了。

      况且很多人其实也看不出“吗啡”和“甲基安非他命”作为隐喻来使用时的区别吧——所谓的比喻,应该是用较易理解的事物去说明较难理解的事物。如果人们都很熟悉“电影”但却不熟悉“吗啡”,我就更不应该用后者说明前者了。

    • 方程 2022-05-20

      @方程:我换个说法吧。如果说大部分励志片只是电风扇,那么《三傻》就是空调,《奇怪国家》就是度假机票了。我只能勉强接受拿电风扇来降暑;但如果可以,最好是忍受一下酷热,什么都不做。

    • sdjdasha 2022-05-20

      @方程:不同情景不同选择,吃火锅的时候还是配空调比较巴适!吃西瓜就配电风扇,度假就吃椰子,好耶!

    • 方程 2022-05-21

      @sdjdasha:看不懂

    • sdjdasha 2022-05-21

      @方程:不同心情看不同电影!

您需要登录或者注册后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