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未经授权允许,请勿转载。如需合作转载,请使用页面下方 "快速联系"。
1996:《生化危机》
提起恐怖游戏,《生化危机》可能是大家脑海里浮现的第一个名字。这是个经典且持久的游戏系列,在初代发售至今已堪称“遥远”的时间里,《生化危机》一直在推出正作、外传甚至是动画和影视作品。对于玩家来说,虽然现在的《生化危机》跟最开始已经不太一样,但整个系列带给玩家们一个十分庞大的剧情体系,关于 BSAA 和安布雷拉的故事魅力十足。这一切都起源于 1996 年 3 月 22 日发售的《生化危机》初代,以及那个神秘的洋馆。《生化危机》这个名字直译于日版名字“Bio Hazard”,不过在游戏像要登录欧美的时候,却发现这个名字已被一个乐队注册,所以欧美地区本作被称为 Resident Evil,其实也与初代的内容相当贴切了。
当时正值 3D 游戏崛起,老牌游戏厂商卡普空自然也想在这个领域做一些尝试。于是这个任务便交给了第四开发部的三上真司负责。三上一直想做一个恐怖题材游戏,而卡普空在 FC 上的作品《甜蜜之家(Sweet Home)》也是他很喜欢的一个作品。于是,三上决定将故事的舞台设定在一个闹鬼的大宅中,这便是《生化危机》最初的构想。
先来说说剧情。1998 年,浣熊市附近的阿克雷山区发生了很多命案,其中很多尸体有被啃食过的迹象,于是浣熊市警察局派出了精英部队 S.T.A.R.S 中的 Bravo 小队前去调查,但是小队在到达之后很快就失去了联系。为了搞清楚事情真相,S.T.A.R.S 队长威斯克带领另一支小队 Alpha 再次前往目的地。但突如其来的恐怖生物也让 Alpha 小队的众人措手不及,且战且退下被困于森林中一个废弃的洋馆内。然后游戏正式开始,这个洋馆也就是初代《生化危机》的主舞台。玩家在洋馆中需要与大量被病毒感染而成的丧尸生物们战斗,通过解谜前往新的区域。在调查的过程中,真相也渐渐浮出水面。原来这一切都是由一个名为“安布雷拉(保护伞)”的制药公司造成的,他们背地里进行病毒研究,制造生物武器,这些丧尸就是他们病毒泄露后留下的作品。而 S.T.A.R.S 中的内鬼出卖了 Bravo 小队,目的是测试这些丧尸的战斗能力,获取数值,更让人意外的是,内鬼就是 S.T.A.R.S 的总队长威斯克。最终,在 A、B 小队幸存队员消灭了洋馆中的恐怖生物“暴君”后,他们逃离了启动自毁程序的洋馆,初代的故事也就到此为止了。
初代为整个系列(或者说前几作)打下了很多基础:多角色路线、丧尸题材、恐怖游戏、丰富的解密要素、物品合成系统、坦克式移动、站桩式射击等等。这些要素构成了《生化危机》独特的游戏体验。虽说现在玩起来可能有些年代感,比如玩家可能已经受不了那种“奇葩”的移动方式以及不可控视角,但其实这些都是为当时的游戏机能做的妥协。按住上方向键,就算场景视角切换,角色也能一直朝同一方向前进,这便是坦克式移动的初衷。不过也得益于固定视角,游戏中的一些场景更加恐怖了,比如破窗而如的丧尸犬,以及“墙角遇到爱”的各种敌人。而保存用的色带、回血用的药草以及弹药数量都极为有限,这也给玩家带来一些生存紧张感。
2002 年本作在 NGC 上推出了重制版,一方面制作组是希望玩家能在新平台上以更好的画质和体验重温这份经典,另一方面,三上真司希望在开发《生化危机 4》之前能先熟悉一下这个平台的开发环境,所以这个重置版便应运而生了。让玩家们惊讶的是,本作并不是简简单单地换换贴图,调下分辨率就搞定了。三上将游戏从头做了一遍,你完全可以将其看作一个崭新的游戏。2004 年,NDS 平台上的《生化危机:死寂(Deadly Silence)》发售,死寂缩写正是对应“DS”两个字母,而本作也是生化初代的复刻作品。虽然画质一般,但能在掌机上玩到它也着实令人欣喜,“小刀模式”也趣味性十足。2014 年,卡普空再度推出面向 PS3 和 Xbox360 的次时代高清重制版,虽说是冷饭,但对于新玩家来说不失为一个体验经典的好选择(Steam 上可购买)。除了这几个版本之外,《生化危机》初代还有世嘉土星版本、导演剪辑版、导演剪辑震动版等等,感兴趣可以自行搜索一下。
《生化危机》初代不仅奠定了系列的基础,而且也带动了“survival horror(生存恐怖)”这一游戏概念,给后续很多其他作品带来了启发。另外,本作也是 PS 平台上首个破百万的游戏,全球累计销量超过 850 万套。在今天回首过去,这个系列的原点依旧在散发着永恒的光芒。
历史资料
本文出自 indienova 专栏“游戏历史上的今天”,本专栏固定出现在首页右上角,每天为您介绍一款历史上当天发售的游戏、主机或者是游戏圈中发生的大事。您也可以在文章下方看到当天历史上发售的游戏列表,或者点击按钮查看以往的内容。我们开放了评论,如果您对专栏内容有任何建议、疑问或感想,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帮助我们做得更好,谢谢。
暂无关于此历史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