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顶洞人 #15 #16 冯梦波:对照记

作者:楊靜
2021-07-22
3 0 2

indienova 按

山顶洞人是一档由我们的朋友杨静策划并且主持的实验播客,它遵从路上录制,洞外剪辑的制作理念,在最有趣的大脑钻洞。征得她的同意,山顶洞人将在 indienova 同步发布。你也可以在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Google Play,iTunes,Spotify,DSL Collection 搜索山顶洞人进行收听。

最近几期会补上进度。

#015 #016 冯梦波:对照记

冯梦波:对照记(上)山顶洞人 #15
冯梦波:对照记(下)山顶洞人 #16


很久没有更新了,这个月我开始一砖一瓦地做电子游戏了,这大概是我人生所有工作里最消耗的一次,技术的、叙事的、行业的、自我的,所有难题和挑战迎面而来。我和搭档一共两个人,深感生产力(或者 aaajiao 所说的运力)低下。我问在大厂工作的设计师朋友叶梓涛,为什么这么难啊,如果在大厂就好了。他最近在忙着写艺术相关的文字,反问我,大厂为什么要砸钱做你想做的游戏?

一针见血。好在世界上除了大厂,还有独立游戏,除了独立游戏还有作为艺术品的游戏作品。我和叶梓涛一个月前以前录制了一期播客,访问对象是中国最早最早将电子游戏做成艺术的人,冯梦波老师。他为人熟知的作品中,《长征》系列把任天堂的横版马里奥改造成满是政治波普符号的长征,《阿 Q》则是把他自己编入了 1999 年风靡世界的第一人称视角射击大作《雷神之锤三》中,《真人快打》则把他的家人和朋友变成今天可能会被叫做 MR(混合现实)的格斗游戏装置中,每个人还有自己的大招。游戏之外,冯老师也是各种科技产品的早期剁手者,从 90 年代的 mac,混音器到现在的 hololense,是个大玩家,也是个大收藏家,他的公号《大收藏家冯梦波》连续一整年都在数自己买的保存得很好的各种技术和非技术产品:从花瓶到合成器,应有尽有。他的知识杂而精,所以很难概括,他也不喜欢被人定义和概括,可我总觉得这是一个在机器(软件与硬件)上找到的乐趣比在人事上多的人。

冯梦波 2002 作品《Q4U》截图

这一期剪辑的时候,我发现我和叶梓涛都在问自己想问的问题,对于听众来说可能不够友好吧,都没怎么具体聊前文提到的冯老师的作品。叶梓涛同学是个「有意思的文科生」,在大厂上班的同时,写文章、做播客(对这又是联合录制的一期,友台是《落日间》),做 b 站。他总想着反套路,用人文和艺术的眼光来重构艺术设计。而我则羡慕大厂的资源和人力,希望能做出好玩的东西,让好玩更无罪。遇到冯老师这个又艺术又游戏的人,我们当然坐不住,结果大部分问题与回答都成了比较学,谈游戏的时候聊聊艺术家的自由,谈艺术的时候聊聊游戏界的水准。两相对照,两相祛魅,或用冯老师的话来说“各有各的倒霉”。

但各有各的倒霉另一面就是各有各的幸运,世界上哪有什么都满足我们的好职业、好圈子和好人生,创作有时候需要限制,有时是资金、有时是时间、有时是技能,才会有属于创作者自己的独特的作品。而每个创作的人都知道,创作本身的乐趣是最大的。再次 quote 冯老师“自己和自己玩”——从小时候在脑子里想象世界大战到现在在家里给 VR 贴图,创作即是游戏。

做媒体这些年往回看,写报道与做访问,每个人问的问题看似一样,其实不一样,总会夹带私藏问些自己关注的事情。几年前我爱问艺术家:“是不是很难?有没有想过放弃?”那其实是在创意产业边缘艳羡但不敢进去的我在给自己找理由,现在喜欢问更具体的问题,更具体的事;叶梓涛一直在问艺术界会不会更自由、更有作者性,我猜想这是他本身对于这两样的认可和渴求吧。冯老师没问我们问题,但听的时候我能察觉谈到机器、软件的时候最兴奋,让我从之前对他的敬畏放松了很多,所谓玩物丧志是我们三个人的最大公约数,然后彼此对照,于是有了这期播客,也有了这期这个题目——当然是盗自张爱玲。

隔了一个月迟迟才出,大部分的工作其实是帮忙做播客的小朋友柳柳完成的,她也写了一段话,是另个视角的冯老师,我抄在这里下面。疫情看来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倒霉要处理,我没什么过来人的经验,可能就是对自己好点吧,放纵点,偶尔玩物丧志一下吧。

「老听众们应该都熟悉,山顶洞人播客受到主播个人风格影响,最大的两个标签就是游戏和艺术了。这一期请到的嘉宾冯梦波老师就完完全全是为这两个领域的集合——他是中国最早关注和运用数字技术的艺术家之一,一个将电子游戏玩成艺术的人。他的作品《长征——重启》《冯梦波:电子游戏》《阿 Q——冯梦波的虚拟世界》等都是用电子游戏作为框架建构的。我们的主播杨静小姐还在读博士的时候就受到过冯老师的启发并且厚脸皮地拜访过他,即便如此,请冯老师来上节目对她来说还是一件很有压力的事情,这一次为了做好这个采访,她还邀请到了正在大厂做游戏设计的叶梓涛一起。三个游戏迷在一起聊了聊对于游戏的理解,探讨游戏究竟能不能算是艺术;也拓展到了八九十年代中国艺术的 good old days(听冯老师讲那过去的事情);最后逐渐走向了冯老师为后辈们祛魅艺术这个行业。乍一听冯老师是个严肃权威的师长,让人有些生畏,可是仔细听下来,就会被他的有趣的人格吸引。听到冯老师说小时候坐在床上摇头晃脑当作自己游戏的启蒙时候会忍俊不禁;听到他说会给自己工作室备齐各种游戏机带着学生一起玩会羡慕不已;听到老师介绍自己对音乐,收藏,技术的钻研会由衷地敬佩这个热爱学习的老顽童。山顶洞人一直致力于带着听众们去所有有趣的大脑中钻洞,在他们百转千回的大脑褶皱里探险,写到这里要向各位听众保证,带好你的耳机,你即将开启一段丰富有趣的声音之旅。Enjoy your trip!」

相关内容

  1. 冯梦波的私人收藏公众号:大收藏家冯梦波
  2. 叶梓涛公众号:快做一个好玩的文科生
  3. 叶梓涛播客:落日间 Sunset(可以在各种泛用型播客 App 搜索)

嘉宾与制作者

No.1 冯梦波

中国最早最早将电子游戏做成艺术的人。

嘉宾


No.2 叶梓涛

友台《落日间》播客主播。

嘉宾/主持


No.3 杨静

《山顶洞人》播客地主。

主持/剪辑/文案


No.4 柳柳

最近在学习巴西柔术和学习做个快乐的人。

剪辑/文案/编辑

近期点赞的会员

 分享这篇文章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参与此文章的讨论

  1. Lo5t 2021-07-22

    终于记得自己的账号密码了【,不过其实我已经听到开发《Forgetter》的部分了
    不过也可以把它放游戏库里面哇

  2. mrup 2021-07-22

    好!

您需要登录或者注册后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