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派:独立摇滚的起源、演变与新发展

作者:转载小公举
2018-12-12
6 0 0

为了让大家视野开阔,更多的了解独立精神,我们的内容偶尔也会涉及到电影和音乐。今天转载一篇来自知乎的文章:《流派:独立摇滚的起源、演变与新发展》(已获原作者授权)。透过阅读此文,您或许会对独立音乐多一些了解,也可能会发现,独立游戏与独立摇滚的发展轨迹居然有着诸多相似之处。

转载保留了原文全部内容,但是由编辑添加了图片(原文无图片),并在英文文字和汉字之间增加了半角空格。

写在前面

有一段时间没有在知乎上写东西了,这一次来又写了一篇颇为“干燥”的文章,我想聊的话题的是独立摇滚。

所谓独立摇滚,英文 Indie Rock,发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朋克运动,它秉承朋克的 DIY 精神(DIY ethos of punk rock),坚持独立录制、发行和销售唱片,以获得在音乐创作上的独立自主与真实。先后发生在美国的 Grunge 运动和英国的 Britpop 浪潮,从某种程度上来看都是独立摇滚运动,但这些领头的乐队或音乐人在成名后大都加入了主流唱片公司。也许这两次运动可以说这是独立摇滚爆发前的试探。在二十一世纪初,独立摇滚抓住了互联网对音乐行业冲撞的契机,迎来了大爆发,无数以“独立”为标签的乐队、唱片、厂牌粉墨登场,“独立”的概念也延生到了其他的音乐风格当中,例如流行、嘻哈、电子,都有了所谓 Indie 的概念。我个人认为,以 Arcade Fire 的第三张专辑 The Suburbs 获得格莱美年度专辑为标志,表明独立音乐正式成为了一种主流的音乐风格,被大众所接受和认可。但随着近几年一些重要的独立乐队,比如 Arcade Fire, The War on Drugs, LCD Soundsystem 等,纷纷“倒戈”加入主流唱片公司,是否意味着独立音乐迎来了新的阶段?这个问题可以思考。

Arcade Fire - The Suburbs图片来源

关于独立摇滚,有的时候我会想,独立摇滚这种“什么都往里装”的风格形式会不会是摇滚历史的终结。摇滚的式微这几年在西方流行音乐里已经是大趋势了,电子和嘻哈已经开始更多的成为年轻人的选择;而且摇滚已经有近二十年没有掀起过大的浪潮,这与摇滚历史的发展规律是不同的。历史有没有发展规律我不知道,但一种流行音乐总有它衰落的时候,无论是曾经的爵士与乡村,还是如今的摇滚,总有一天,新的音乐会取代老旧而陈腐的音乐。摇滚之所以能从六十年代延续至今,也是因为其概念的包容性,它也经历了数次改头换面的变革,不知道在未来它还能不能从独立摇滚的概念里跃出,迎来新生。

好了,不说废话了,让我借这篇文章来梳理一下我眼中的独立摇滚进化史。

起源

大家都说独立摇滚起源于朋克年代,但这也只是我们后人根据独立摇滚的定义去追忆的。上世纪七十年代英国的朋克浪潮里,所谓的朋克精神最重要的就是"Do It Yourself",朋克青年们自制服饰,自制杂志,自制海报,但很少人想到自制专辑,就连朋克“精神领袖”Sex Pistols 都签约在大厂牌 EMI 下发行专辑。Joy Division 的鼓手 Stephen Morris 在接受采访时曾开玩笑说,他那时候觉得制作专辑这样的高难度工作,应该是有钱有关系的人才能玩得起的东西。但有一支朋克乐队想到了,也做到了。

1976 年的一天,Buzzcock 的乐手们异想天开地决定自己发行一张专辑,他们在经历一番打听和尝试之后,发现自制专辑是如此的简单,so easy。在早有成为“独立制作人”想法的 Martin Hannett(后来的独立厂牌 Factory 的制作人,制作了 Joy Division 的两张著名专辑)帮助下,他们用东拼西凑借来的五百磅,制作了一千张黑胶 EP 专辑。短短一个月时间,他们第一版的作品被一扫而光,据统计,他们后来一共卖出了 16000 张。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就这样被 Buzzcock 打开了。

Buzzcock(图片来源

这之后,众多的朋克乐队开始有样学样地自制专辑,各色独立厂牌也纷纷宣告成立,许多著名的厂牌便成立于那一时期,如: Rough Trade (1978), Factory (1978), Mute (1978), 4AD (1980)等等。这些独立厂牌的出现和独立专辑的发行,改变了摇滚运行和传播的形式,改变了乐迷对摇滚的认知,让乐迷接触摇滚的渠道也不再单一,使他们地选择更为丰富和独立,进一步促进了摇滚乐的发展。

对此,有评论家认为 Buzzcock 应被追认为“最有影响力”的朋克乐队。正是因为他们独立发行的那张 EP 专辑 Spiral Scratch 改变了许多人的想法,才最终迎来了独立音乐的蓬勃发展。这张发行于 1977 年一月的专辑是第一张独立发行的朋克专辑,它也被视为独立摇滚的起点。

当然,这也并不是说在这之前就没有“独立厂牌”,其实在美国这样的小厂牌一早也就有了,比如成立于 1962 年的 A&M Records,但这些厂牌要么是依附于大公司的分销渠道,要么就仅仅是个区域性的厂牌,没有多大的影响力。直到八十年代初,独立厂牌在英国才算是真的成熟且找到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运作方式,比如 Rough Trade 的 Cartel 分销系统,UK Indie Chart 这样有影响力的榜单,以及经历朋克浪潮洗礼而诞生的独立自主的乐迷群体,才真正让独立音乐具备了广泛的可操作性。

Buzzcock - Spiral Scratch

演变

八十年代初英国的主流乐坛对于很多的摇滚乐迷来说是无聊而无趣的,直到 The Smiths 的出现。很多英伦摇滚乐队的乐手都谈起过 The Smiths 对他们的影响,尤其是吉他手 Johnny Marr 所带来的吉他摇滚的复兴。The Smiths 当初在和 Rough Trade 签下四张专辑合同的时候,可能并没有想过未来自己会红成什么样子,后者也没有想过自己这个独立小厂是否能容得下 The Smiths 这只大鸟。

The Smiths(图片来源

Rough Trade 在经营的时候所遇到的是所有独立厂牌都会遇到的经典问题:好不容易发掘了一支不错的独立乐队,帮他们发行了一张专辑或几首歌,他们火了,然后他们就被主流厂牌挖走了。Rough Trade 曾经把几支乐队的单曲送上 UK 排行榜,虽然算不得热门,但对一个独立厂牌来说已经十分不易,比如 Scritti Politti, Orange Juice 或者 Aztec Camera, 在这之后他们纷纷远走。那时候的独立厂牌似乎让大家觉得它们没有实力帮助独立乐队更上一层楼,虽然现实也差不多如此。

于是 Rough Trade 决心在 The Smiths 身上赌一把,以往都是比较随性的他们,一口气和后者签了四张专辑的合同。这宝押对了,The Smiths 一出道就倍受评论界和乐迷的追捧,四张专辑全都进入了 UK 排行榜的前五位,其中还有一张专辑是 No. 1。但也正是因为合同的问题,导致了 The Smiths 和 Rough Trade 之间的龃龉,弄得十分不愉快。而 The Smiths 的成功来得也太快而猛,让这家小厂牌薄弱的资金链出现了问题,在 The Smiths 离开并解散后没几年,Rough Trade 就濒临倒闭,宣告破产。后又在一些人的帮助下,重获新生,凭借 The Strokes 大放光彩,这也是后话。

The Smiths 的成功,让更多的英国乐迷接触到了独立厂牌,了解其运作方式,为后来的英伦摇滚的出现做了一个铺垫。只是他们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局限在英国,那大西洋彼岸的美国呢?

有一本书 Our Band Could Be Your Life: Scenes from the American Indie Underground, 1981–1991, 记录了在 Talking Heads 到 Nirvana 之间近十年美国的地下摇滚蛰伏期,这其中可以看到美国本土的一些区域性独立厂牌的诞生与发展。一些大众不太熟悉的名字填补了独立摇滚在美国孕育时的空白,他们包括:The Replacements, Black Flag, Fugazi 等等,以及名气更大一些的 R.E.M 和 Sonic Youth。一些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力的独立摇滚厂牌也成立于那段时间,比如:Sub Pop (1986), Matador (1989), Merge (1989)等等。这些独立乐队和厂牌的运作最终在美国推动了一场轰轰烈烈的 Grunge 运动,更大范围的说这便是美国的另类摇滚运动。

Nirvana(图片来源

另类摇滚(Alternative Rock)的概念产生于美国,而独立摇滚(Indie Rock)的概念则更多的来自英国,但从某种角度来看,它们所指代的差不多是同一类型的乐队和音乐,也有着同样的源头:朋克音乐的 DIY 精神。但现如今我们已经很少再使用另类摇滚一词,更多的选择了独立摇滚,因此我个人觉得另类摇滚已经成为一个历史概念,被更多地用于指代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美国独立摇滚乐队。

除了 Grunge,另一场轰轰烈烈的另类摇滚运动,或者说独立摇滚运动便是 Britpop。有一些朋友可能会觉得 Britpop 不是独立摇滚,但我们从如今对独立摇滚的理解出发,去看英伦摇滚的领军乐队,无一不是独立厂牌出生:Oasis 来自 Creation,Blur 来自 Food,Suede 来自 Nude 等等。虽然他们好些在成名后都投入了大厂牌的怀抱,但它们最早的最受好评的一些专辑也是由独立厂牌发行的。

这两场运动更是促进了独立摇滚的发展,扩大了独立摇滚的受众群体,让更多人了解了独立音乐的运作方式,同样也为接下来的二十一世纪独立摇滚大爆发完成了积累。

爆发

独立摇滚或者说独立音乐在二十一世纪初的爆发和互联网音乐产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联系。成立于 1995 年的线上杂志 Pitchfork 以独立摇滚起家,凭借对独立音乐的关注和推广,其发展至今已经成为最有影响力的音乐媒体之一了。对比刚刚宣布停刊纸质版的 NME,Pitchfork 的成功更具有某种独特的意义。

Pitchfork 在 2010 年的时候特意发表了一篇文章 The Decade in Indie,回顾和总结过去的十年独立音乐的演变于发展。这十年,涌现了太多太多让人眼花缭乱的独立乐队,首先到来的是后朋复兴浪潮,The Strokes, The Libertines, Franz Ferdinand, 以及 Arctic Monkeys 的接连登场,在最初的几年定义了独立摇滚的音色,但很快,独立摇滚便像烟花一样,绽放出完全不同的独特色彩,EMO,新迷幻,盯鞋复兴,Dance Punk 等等,以及一些完全无法定义的乐队和音乐作品,比如:Animal Collective, Fleet Foxes, The Shins, Wilco 等等,什么都被纳入 Indie 的概念之下。独立的概念也从摇滚,扩展到了近乎所有流行音乐之中,民谣、流行、电子、嘻哈等等。这些年英美两国的音乐榜单上也处处可见独立乐队的作品,这在以往是很难想象的,独立厂牌们在互联网流媒体时代,越过了主流唱片公司的封锁,迎来了它们的狂欢。

在无数的独立乐队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支要数 Arcade Fire。这支来自加拿大的乐队从第一张专辑开始,就倍受 Pitchfork 好评,也算是在后者的助推下,Arcade Fire 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他们最终凭借第三张专辑 The Suburbs 获得格莱美(Album of the Year)。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独立摇滚专辑第一次获得格莱美年度专辑,但我觉得这个奖项具有某种标志性的意义,它标志着独立音乐彻底地成为了一种主流的音乐形式,彻底被大众所接受。

维基百科上有这么一个词条:List of Billboard 200 number-one independent albums,可以让我们从美国的 Billboard 排行榜上看出独立摇滚在美国的崛起。除了九十年代有不到十张专辑曾在 Billboard 排行榜上获得 No.1 以外,其余的都在 2007 年之后,在 The Suburbs 发行的 2010 年,有三张专辑拿到 No.1,此后每年都有三张左右的独立专辑拿到 No.1,密度骤然加强。虽然其中并不都是摇滚专辑,但可以看得出来,独立音乐已经有了很广阔的市场,已不再是非主流的音乐形式。

独立音乐的好处在于,赋予了乐队更多的自主权,让更多奇特而有趣的音乐作品能被出版发行,极大地丰富了流行音乐的艺术性,对乐迷而言也有了更多的选择性,更能感受到音乐作品的真实。但坏处在于,降低的发行门槛也导致了很多滥竽充数的作品出现在乐迷眼前,这也是为什么会有人吐槽这个时代成为了“独立音乐垃圾场(indie landfill)”,让乐迷无从选择;同时这样的环境也更容易让乐迷处于一种 Comfortable Zone 的状态,总是选择同质的音乐,不愿去尝试新的东西,加深了乐迷群体间的封闭性。很多人开始刻意地去选择小众,并无理由地排斥主流,这也使得更难像以前那样形成某种音乐浪潮,更难做出彻底的革新,摇滚乐最重要的一个特征不就是它的包容吗?因而我会怀疑,独立摇滚也许会是摇滚历史的终结。

怀疑归怀疑,好的作品却也是每年都在诞生,说不定哪一天新的方向和引路人就降临了。

新发展

多说几句。

去年曾被认为是独立摇滚回归之年,有很多的大牌独立摇滚乐队在去年发行了沉寂数年之后的新专辑,其中有不少是在加入主流唱片公司后的首秀,比如:Arcade Fire 和 The War on Drugs。前者虽然口碑扑街,但依然冲上了 Billboard 的 No.1,后者口碑很好,还拿到了格莱美的最佳摇滚专辑。为什么这些独立乐队又开始和主流唱片公司开始合作了呢?有一些数据也许可以说明:

Arcade Fire 作为独立摇滚的佼佼者,在 Spotify 上的月播放量为五百万,老牌独立大团 Radiohead 有六百万,而 The War on Drugs, LCD Soundsystem 这种同样在评论界和乐迷口中广为称赞的乐队的播放量也不过两百万,但与之相对应的,像 Imagine Dragons 这种被评论界嗤之以鼻的乐队却轻轻松松获得三千万的播放量,像 Ed Sheeran 和 Calvin Harris 这样的流行歌手能达到四千万。所以,独立音乐尽管在当下如此的火热,独立厂牌和主流厂牌之间在运营和推广上的差距还是十分明显,如果乐队有着更进一步的想法,似乎加入主流厂牌是最好的选择。

The War on Drugs(图片来源

那 Arcade Fire 和 The War on Drugs 还是独立摇滚乐队吗?这个问题可以继续思考。也许当独立摇滚在形式上不再独立的时候,它概念已经逐渐转变为了一种精神上对独立的追求,也可能预示着它的发展即将进入新的阶段。

没有主流唱片公司对于利益最大化的追求,独立音乐可以有更多的自由选择空间,一个很明显的现象是,有了更多的女性的声音,比如去年发行了新作品的 Jay Som, Marika Hackman, Big Thief, Girlpool, Courtney Barnett 等等,都是很有个性也很有趣的音乐人。提醒一下,Barnett 今年有新专辑。当然如果把时间拉长一点这个特征会更清晰:有哪些女声主唱的摇滚乐队?这是令人开心的新变化。

若把眼光转回国内,虽然中国的音乐文化土壤非常之贫瘠,但我在不少的地方都提到了,随着社会的开放和乐迷群体数量与质量的提升,独立音乐在中国也在迅速地生根发芽,我期待着它在不久便能开花结果。我写这篇文章也是为了从我的角度来描述一下独立音乐的历史,帮助更多的人了解独立音乐,让更多的喜欢独立音乐。

总之,改用一句俗套的话,结束这篇长长的枯燥文章吧:独立摇滚时代是一个最好,也是最坏的时代。

写在后面

要从文化的角度来详细而客观的描述“独立摇滚”这个概念,我还做不到,毕竟我远离英美流行文化中心,且上述的这些文字都是基于我从各处收集来的资料里整理加工而来的,并非一手资料。但我已尽量地客观描述我眼中的独立摇滚,并且如果你有不同的想法,非常欢迎在评论区与大家共同讨论。有一些资料可以推荐大家阅读,它们包括:

  1. 纪录片:《自己动手做:英国 Rough trade 唱片公司的故事》, 《不合群者之声:独立音乐传奇》, 《永生不死:英伦摇滚的沉浮》等等。
  2. 文章:The Decade in Indie, The Year "Indie Rock" Meant Something Different, Why Indie Bands Go Major Label in the Streaming Era, 等等。
  3. 书籍:Our Band Could Be Your Life: Scenes from the American Indie Underground, 1981–1991 Rip It Up and Start Again: Postpunk 1978–1984.
  4. 当然还有众多的维基百科词条。

促使我写这篇文章的是一次微信群讨论,那其实是一次十分严肃的讨论,关于如何理解独立音乐。这个群叫“北京演出补课群”,顾名思义,是个组织大家一起线下看演出的活动群。平时大家在群里闲聊一些和音乐相关的东西,有的时候会变成一场非常严肃的学术讨论。如果以后大家在北京各个 Livehouse 看演出的时候,遇到了“北京演出补课群”的朋友,也欢迎来打个招呼,抽根烟,喝杯酒。如果有在北京且喜欢看演出的朋友,也欢迎找我们的群主 @代码24

尬聊,这个群真的是个很好的观察北京独立音乐亚文化的窗户。这是我们制作的近期观演指南,我们还有上海分支哦:

北京:北京独立音乐演出指南

上海:上海独立音乐演出指南

祝大家周末愉快。

注:题图来源(地址

近期点赞的会员

 分享这篇文章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参与此文章的讨论

暂无关于此文章的评论。

您需要登录或者注册后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